台股居高思危?經濟學家:資金行情在 要大跌很難

 

《台股居高思危?經濟學家:資金行情在 要大跌很難》

 

2024.6.4 自由時報/記者徐子苓

 

北威論壇今天舉行「美國2024降息政策的影響」,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表示,美國量化寬鬆後的資金行情還在,股市要大跌很難,且AI題材加持下,台股還有期待的空間,但目前處於高點,仍要留意震盪風險。

談到台股今年頻頻創新高,林建甫直言,前陣子的「ETF之亂」不是亂,而是顯示台灣錢很多,因為美國在疫情後實施量化寬鬆,資金行情延續至今,甚至讓台灣ETF去年漲翻天,遠勝定存的報酬,所以很多民眾今年解定存、押房子來買ETF。

林建甫說,台股持續創新高,和美國量化寬鬆有很大關係,而美國聯準會(Fed)縮表有限,流動性也還充沛,目前市場資金很多,股市都還可能上漲,要大跌很難,但現在漲多也的確有回檔、震盪的風險。

市場關注美國降息是否會導致資金流向亞洲?林建甫認為,亞洲國家利率能否對美國資金有那麼大的吸引力,還很難說,但台股還有機會,除了資金行情外,AI還是很有題材,如果把AI未來發展分成10個階段,我們現在還處於第3或第4階段而已,未來還有通用型機器人等等,高科技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。

他說明,因為所有東西都需要晶片,台積電高階製程未來幾年一定都是滿手訂單,以台積電目前市值估算,股價漲1元,台股就漲10點,很多人認為台積電股價會破千元,而現在離千元還有約160元,就至少帶動台股1600點,因此台股令人期待。但林建甫也提醒投資人要很小心,高點自然有震盪,今年股市很難操作。

美國年底將舉行總統大選,選舉結果對全球經濟可能有什麼影響?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分析,川普過往言論顯示他較偏好低利率和弱勢美元,若川普當選,美元較可能貶值,導致美國消費者購買進口產品的價格變高,再加上川普已宣布上任後要課徵中國商品關稅,將加深美國通膨壓力,對經濟成長不利,但又因為要維持低利率,最糟的結果恐怕是停滯性通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