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重振內需成長引擎的期待》
劉憶如/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、台灣大學財金系兼任教授
2023.1.3,聯合報 A13名人堂
國際貨幣基金(IMF)昨日(1月2日)公布最新預測,認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將在今年(2023)出現衰退。國際經濟情勢險峻,對於極度依賴出口貿易順差的台灣經濟,將會有相當大的衝擊。但台灣應在此時制定因應策略,引導資源回歸民間消費及投資等內需產業,唯有調整這幾年極為扭曲的經濟結構,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,才得以為全民所共享。
經濟成長的引擎,可分為內需及外需兩大部分的四駕馬車。內需主要為民間消費、民間投資及政府支出;外需則是「商品及勞務」的「出口減進口」所得到的「淨出口」。當出口金額高於進口,也就是淨出口為正數時,貿易順差(或又稱出超)就對經濟成長有正面的貢獻;反之當貿易逆差時就產生負面的作用。
長期以來,台灣常有一個迷思,認為因為台灣是個小型經濟體的島國,所以我們的經濟成長主要都必須依賴出口,或說需要依賴貿易順差來創造GDP。在這樣的思維下,凡是「出口創新高」的消息傳來,就往往要高興個幾天;而利率、匯率、稅制、補貼等總體財經政策的制定,也因此常以「促進出口」為最高指導原則。例如,長期以來台灣的匯率被質疑「阻升不阻貶」,其中的一項重要原因就是為了照顧出口產業,至於台幣升值能讓進口貨較便宜,甚至對物價上漲有抑制作用,就往往不是優先的考量了。
也常有人說:「台灣出口佔GDP比重高達六、七成,對台灣經濟太重要了,所以政策上多偏向出口產業一些,也是合理的」;但這句話的偏差,在於忽略了創造經濟成長的,其實是出口扣除進口之後的「淨出口」,而非出口的本身。這是因為我們雖然出口到國外賺了外匯,但為了要製造這些出口產品,也向國外進口了許多原物料、機器設備等生產要素;所以真正為台灣賺得的,也就是創造GDP的第四駕馬車,是「淨出口」,而非「出口」。
那麼,各個國家GDP的四駕馬車之比重如何?一般來說,民間消費是大宗,大約佔50%至70%左右,台灣長期以來也都是55%上下,美國則接近70%。原則上,當GDP成長時,民眾的所得及消費如果隨之等比例提高,那麼隨著時間經過,民間消費在GDP的佔比就會維持不變。但若GDP雖每年正成長,但成長的果實沒有落實到民眾的所得,則民間的所得和消費成長跟不上GDP的腳步,那麼民間消費在GDP的佔比就會下降了。
過去這些年來,民間消費在GDP的佔比,自2011年的54.5%,下滑至2021年的44.6%,疫情發生後的下滑尤為明顯。貿易順差的佔比,則十年來自6.5%增加至14.9%。台灣2021年GDP實質成長率6.5%,成績亮麗;但平均每戶可支配實質所得卻反而下降1.9%。這些數據表示疫情之後,台灣經濟成長結構已出現很大的偏差;今年國際情勢不佳,出口受創將是難免,除拓展出口地區分散風險外,內需的角色更有待政府大力提振。